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接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 另从国外引种栽培了1~2种!

接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 另从国外引种栽培了1~2种

时间:2025-05-10 22:31:19 来源:青禾云栈 作者:知识 阅读:984次

目的接骨进展

综述接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木属

方法

在查阅历代古籍的植物基础上,结合检索中国知网、化学和药万方数据、成分维普、理作SciFinder等数据库中的用的研究相关文献,对接骨木属植物的接骨进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

接骨木属植物主要有血满草Sambucus adnata、木属接骨草S.chinensis、植物接骨木S.williamsii、化学和药西伯利亚接骨木S.sibiruca、成分西洋接骨木S.nigra以及S.ebulus、理作S.javanica等,用的研究其所含的接骨进展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酚及酚苷类、甾体类、生物碱类、糖及糖苷类、氰苷类化合物等。接骨木属植物中的异槲皮苷、(7R,8S)-ficusal、(7R,8S)-肥牛木素、(7R,8S)-脱氢二松柏醇、Samwinol、绿原酸等成分具有促进成骨及骨折愈合的作用;莫诺苷、熊果酸、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Sambulin A、Sambulin B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落叶松树脂醇、Berchemol、(7αH,8′αH)-4,4′,8α,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环氧木脂素等成分具有抗真菌作用;绿原酸、反式咖啡酸等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槲皮素、山柰酚、熊果酸等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忍冬科接骨木属(Sambucus L.)植物在全世界有2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本土的接骨木属植物有4~5种,另从国外引种栽培了1~2种。常见的接骨木属植物有血满草S.adnata、接骨草S.chinensis、接骨木S.williamsii、西伯利亚接骨木S.sibiruca、西洋接骨木S.nigra以及S.ebulus、S.javanica等。

接骨木属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尤其是彝族、苗族、傣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习用药物。其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黄疸、荨麻疹和水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接骨木属植物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艾滋病等活性。该属植物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木脂素类、氰苷类及挥发油类等。

本文在查阅历代古籍的基础上,结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Sci Find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近10年来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在促进成骨及骨折愈合、抗炎、镇痛、抗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重点对相关报道较多的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1.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且具有多样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据研究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促进成骨、抗氧化、降血脂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从接骨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35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等类型(表1、图1)。

表1图1图1续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药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接骨草槲皮素黄酮醇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穿越时空寻宝贺新春佳节 趣味活动畅玩攻略助你赢取吉祥好礼喜迎祥瑞年
  • 黑龙江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 如何判定设备报废与试剂过期
  • 夜市上驶来消费维权便民服务车
  • 我市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 不得擅自涨价!福建发布落实电价降价政策提醒告诫书
  • 五一就有荔枝吃!广州最早熟荔枝三月红整装待发
  • 挽回损失20余万元 江西重拳打击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推荐内容
  • 穿越时空寻宝贺新春佳节 趣味活动畅玩攻略助你赢取吉祥好礼喜迎祥瑞年
  • 村企合作助力“百千万工程”,让罗汉果成为“共富果”
  • 上海“五一”假期接收投诉举报5527件 线上消费诉求相对集中
  • 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专家团队赴清远开展灾后技术指导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明起下调!
  • 双酚A标准品:环保安全,用途广泛